从当初的微不足道到2006年近160 亿人民币的销售额,糖果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传统消费品种,在中国大地上的近20 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期间有三个比较显著的阶段。
一、中国糖果行业发展的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80 年代中后期到90 年代中期以前,这一阶段是糖果市场的起步时期,主要特点有:国有糖果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散装糖果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供不应求,可以说是国内糖果企业的鼎盛期。在这阶段中,只要产品质量好、口味好,就可以畅销大江南北,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大白兔、喔喔在这个阶段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96 年到2002 年,是国内糖果市场和糖果企业的盘整期,主要的特点有:市场表现普遍低迷,大量的传统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盘整资源行业内酝酿着升级、产品、销售手段、市场投入等的变革。这个阶段的糖果市场严重萎缩,等待行业的另一次高速发展。在此阶段,营销的成功因素变得相对复杂,单一的产品优势已经不能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只有完成了渠道转型并学会开展整合传播的品牌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阿尔卑斯、金丝猴、德芙、箭牌、荷氏、徐福记等大批新品牌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以至于成为当今的领先品牌。
第三阶段是从2003 年以后至今,是国内糖果市场繁荣时期,主要特点有:行业保持了8%左右的强劲增速、糖果企业开始重视并开始了糖果品牌的建设,市场投入和广告投入增加、糖果品牌和产品形式得到很大的丰富,外资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抢占一些制高点。在这个阶段中,产品、渠道、促销、品牌、整合传播、营销组织、销售管理与考核等诸多因素的优化组合,并发挥合力才能造就成功的品牌,悠哈、雅客、金冠、乐天等带动新品类市场或新概念产品的异军突起。
发展至今,无论在产品亦或是营销方法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如今的糖果企业如果只进行战术层面的优化,最多与行业大势保持同步或维持现状。
二、中国糖果行业现状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糖果市场,然而目前中国每人每年仅消费0.7 公斤的糖果,仅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1/10,不及全球人平均消费量的1/3。拥有13 亿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和人均消费指数的偏低,加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糖果市场之一。从2002 年开始,中国的糖果行业每年保持8%的平均增长数度,高于全球6%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专家预计今后5 年内将仍然保持这一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