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加油站

北京市19年派2.5万人出国培训

来源:前程无忧 时间:2025-07-09 作者:lishuo 浏览量:
   北京市外专局21日组织召开“北京市2012年出国(境)培训项目申报工作布置会暨出国(境)培训项目单位与境外培训渠道对接会”。据了解,举办此类对接会在北京市尚属首次。

    当天,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境外培训渠道和本市各区县、委办局、市属企事业单位负责出国(境)培训及外事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对接。这37家境外培训渠道,是市外专局联合相关部门评审出的优质渠道。各需求单位可与各个国家的多个渠道充分交流,按需选择。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陈蓓在布置会上表示,通过对接会的形式,北京市将逐步建立起一批优质境外培训基地,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人才,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人才保障。

    市外专局介绍,北京市的出国(境)培训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化和制度化的培训格局。据统计,1992年至2010年期间,本市共派出2.5万余人次出国(境)培训,培训项目涉及公共管理、企业管理、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公共卫生、科技等领域。培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有讲授、考察、顶岗实习等。通过派出培训,在政府管理工作、教育国际化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城市管理科学发展等方面,为北京市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吸收并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宣传与交流。

    据了解,近年来为提高境外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市外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本市的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发展。一是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各部门各司其职、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确保了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完善立项审核制度。严把审核关,重点审查项目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单位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派出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不能在国内完成的原因等。三是加强境外培训管理。严格境外培训纪律,实行团长负责制,要求团长在行前签订承诺书,承诺按报批行程完成培训任务,不擅自变更访问路线,增加访问城市等。四是改进培训形式。鼓励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聘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座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更可以扩大培训受益面。

    据介绍,下一步市外专局还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境外培训项目立项、执行、经费使用及境外渠道选用等工作。

    境外培训渠道是指承办本市有关单位出国(境)培训项目的国(境)外官方、半官方、民间各类组织和机构。目前,国家外专局认定的培训渠道共283家,分布在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仅美国就有72家,德国22家。为避免本市单位在选择时产生盲目性,2011年1月,市外专局组织开展了境外培训渠道情况调查,召开了渠道评价会,并对通过初选的渠道进行了评审。评价因素涉及各渠道承接出国(境)培训团组的经验、拥有著名专家资源、联系考察机构的能力、后勤保障条件等。通过评估确定了一批优质境外培训渠道,建立起境外培训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完)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