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面试技巧

面试在于符合公司利益的人才

来源:川聘人才网 时间:2025-07-30 作者:jiaping 浏览量:
曾经听一位资深HR提起过,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除了展示以往的工作业绩之外,还应该尽量展现自己“不可被培训的能力”。他认为,能力和素质分为两种,比如,英语能力、了解公司产品知识、公司所在行业熟悉程度、计算机能力、财务知识等等,都属于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的能力;而吃苦耐劳、诚实、善良、工作主动性、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则属于难以培训的能力,因此在面试环节中应该着重体现出来。

而这同时也意味着,那些不可被培训的能力,在面试中会更被看重。

招聘面试不是发现人才,而是发现符合公司利益的人才

没有HR会把自己当伯乐,把应聘者当千里马。HR首先维护的是公司利益,他工作的重心就是优化人力资源,为公司选择合适的人。

企业招聘没有固定的标准,人岗匹配才是最高境界。作为招聘方,HR最关心的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句话:你了解公司吗?你了解这一工作吗?你能做好这一工作吗?你具备这些品质吗?你会与我的团队好好合作吗?事实上,招聘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五个问题进行的。

通常来说,HR对应聘者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意识、稳定性、团队合作、动机、逻辑思维、创新意识、计划控制、表达能力、影响力、外语水平等。

招聘之前,企业会对自己想招什么样的人做个职位分析,也就是HR理论中的岗位分析。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每一个岗位的定位也会产生不同的素质需求,因此,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在招聘时,对每项素质赋予的权重也会不一样。

某IT外企负责员工招聘的小张告诉我,在她的经验中,服务意识意味着责任心,是应该在面试环节被重点考察的。

她曾经遇到过一名求职者,从简历上看,有过开发十几个项目的经历。可是,当要求他具体说说的时候,他却坚持“没什么可说的”,甚至表示“说了你也不懂”。

作为HR,小张确实对。net技术并不精通,但她更看重的是应聘者能否具体说出曾经做过的哪怕一个项目,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他们在自己参与的部分是否尽心尽力。“重点考察的是一个人对项目是否了解,背景是否真实。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项目,才能证明有工作责任心;相反,如果讲不出个所以然,基本上就可以认为他是混过来的。”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