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后续的求职之路上规避掉。
Part 1
关于求职意向
一定一定要明确!不仅仅是在简历这张纸上明确,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明确。 不少同学的简历,容易在这个地方出问题。
表现出来是:
简历很优秀,但既可以做A工作,又可以做B工作。
或者简历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不是一个适合A工作的候选人。
同学们,这在作文中叫跑题,写得再好也不会得高分。
求职同理。求职的过程就是向HR证明自己适合这份工作、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 所以,简历上除了个人信息、教育背景这类客观存在并且需要让用人单位知道的基础信息外,其他模块以及内容,都应该围绕个人的求职意向展开。 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在这些经历中,筛选出和求职意向最匹配的经历,按照时间倒序的顺序、分模块呈现。
Part 2
关于每段经历的描述
可能大家都知道一份简历,要能凸显自己的核心优势。但事实上,自己写的简历,确实很难看出个人亮点,想挖掘,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职前菌列举几个大家在经历描述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描述的内容像岗位JD;
-整个经历的切入点、结果呈现,不是目标岗位的关键考核点;
-描述的内容逻辑混乱,看不出来个人在这段经历中做了什么,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
……
首先,想告诉大家有这些问题很正常,即使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也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以,作为应届生,在这上面犯难再正常不过了。
但知道了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调整优化自己的简历,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求职大战中脱颖而出,提高我们的求职效率~ 一般情况下,应届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这段经历的实操过程中,思考不够,所以自己感觉都是打杂式的执行性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也就不知道怎么展开这段经历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段经历开始前,要明确这个工作,领导的考核标准是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 然后在围绕这个目标,来思考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行动。接着制定行动计划,最终复盘行动结果。 如果能在工作中按照这个思路来展开,那么自己的每段工作经历,都会有很多内容写,能在简历上呈现自己的思考-行动-亮点。
但如果经历已经结束了,自己也没有想那么多,都是上级布置任务,自己负责执行。那不妨回顾一下,上级当初给自己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完成什么样的内容? 尝试按照上级的思路、考量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在这段经历中的动作,提高自己的站位,再来写简历,就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Part 3
关于简历的排版
曾听到过不少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大家的简历都长一个样,我想吸引HR,那我就应该找一个非常漂亮的简历模板,从视觉上吸引HR。” 说实话吧,一份大家眼里的“漂亮”模板,在HR眼里,很可能等于“花里胡哨”,比如简历封面、简历边框上的绿竹等等不需要存在的设计。 关于简历的模板,职前菌在这里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复: 如果不是设计相关专业,或者求职方向是设计岗的同学,简历,1张A4纸,极简风,就够了。
比如,这样:
、
清清爽爽,落落大方,符合HR阅读简历的视觉习惯。 HR能迅速从简历中抓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关键内容。
应届生常用的简历模板,还有一种是这样左右分布的,也是OK的~
如果大家的经历很多,内容很丰富,那么就选择第一种简历排版,能放下更多的内容;如果大家的过往经历相对较少,不够多,可以选择第二种简历排版。
最后强调一下,不论是第一种简历模板,还是第二种简历模板,呈现在A4简历上的内容,除了个人信息和教育背景外,其他内容放上去前都思考一下,这些内容是否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胜任这个岗位。
*本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