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加油站

阻碍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是让他把所有的事都做好

来源:M经理人 时间:2019-08-26 作者:yuxiaoxiao28 浏览量:



还记得去年支付宝锦鲤女孩信小呆吗?


前几天,一条关于“信小呆刷爆信用卡,时而陷入焦虑”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按理说,旅行本来就是放慢让自己的生活节奏,但是信小呆这一年都处于马不停蹄的状态。

因为大部分体验奖品都有时间限制,信小呆要把每个奖品都兑换到,她每天要很早出门,有时候半夜才能回来。

她想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就得修图、剪辑视频、上传,最后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有时候,我们想要得到所有,看似生活充实饱满,实际上,我们连喘息的空间也没有了。

01、充实的假象:穷忙


信小呆的“忙”可以说是为享受而忙,但是小Z最近的状态就很扎心了。

小Z临时被指派一个任务,他要代表公司参加一个分享会。

分享会的内容是老板定的,但是具体思路和细节全得靠小V自己开脑洞。

小Z很担心,要是自己讲得不好老板临时换人,那就难堪了。

于是,小Z在PPT的制作上就比平时多用心几倍,为了分享内容一定要有料,小Z前前后后把分享逐字稿改了又改。

你以为小Z只用准备好分享会就够了吗?不,小Z原来的工作量一点没少。

该开的会要开,该谈的项目要谈,该陪的客户要陪。

小Z很想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业务是自己本职工作,事关KPI的考核,而老板临时指派的任务又隐藏着升职的机会。

小Z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到了周末,小Z没休息,因为他已经答应女友补过七夕节。

最后小Z没办法,他只能把月初刚报的训练营停下来,然后把这份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或许很多人都像小Z一样,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想把本职工作、老板的临时安排、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统统都打点好。

到头来,牺牲的都是留给自己精进与成长的时间。


02、该做“减法”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加法思维安排我们的生活。

加一个小时,我们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多一个小时,我们就能复习得更好;清单上多加一个梦想,人生成就技能就多一个。

我们都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但实际情况是,多加的时间是从睡眠中挤出来的,耗费的精力还是会降低效率。

所以,与其让生活被各种任务填满,是时候给我们的人生做“减法”了。

有一本书叫做《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讲的就是“减法思维”。

作者加里·凯勒用10年的时间创办了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最先开始,加里一直信心满满,他用“加法思维”增加公司的业务、人员。

但是,跟他期待中业务“全面开花”完全相反,公司陷入了危机,巨大的运营成本让整个公司感到非常吃力,几乎亏损。

这时该怎么办呢?公司好不容易发展了,难道要倒退回原来的小写字楼吗?

加里的老师给他指明了一条路,老师在墙上写下14个关键职位,他说:“只要你选对了这14个关键职位的人,整个公司的危机就能解决。”

加里虽然很惊讶,但还是照做了。他首先从CEO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然后找到了这14个“能人”。

公司顺利度过了危机,利润还在不断增长,但没过多久,加里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14个关键人物能力是不错,但是他们有时候也会为一些杂事而操心,团队的工作效率拖后了。

加里又做了一个决定,他将工作任务分工先精简,尤其是交叉重复的程序全部简化。

度过两次危机后,加里总结了一个经验:多问问自己,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哪一项工作一旦完成,就能让其他工作变得简单或者不太重要?

放弃很多可以做但是不是必须做的事情,将精力投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一步步提炼,一点点简化,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03、如何运用“减法思维”?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看似做“减法”很容易,实际上,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

工作要做,单词要背,身体也要锻炼,最终却一件事也不愿放弃,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怎么运用“减法思维”呢?在这里,我们要掌握两个关键点。

1. 目标精简


所谓目标管理的核心,并不是要我们立下很多目标,而是在众多任务中,选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做目标的时候都是正向建立,先考虑短期目标是什么,再想长期目标是什么,这其实使用的还是“加法思维”。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用“倒推法”将目标精简。

首先考虑长期目标,然后一步步往回想,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究竟是什么。

现在,我就邀请你来想一想: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5年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所有的目标,只找出那件“最重要的一件事”。

2. 建立心理的边界,做好断舍离


有一个概念叫做“断舍离”,最初是从日本开始流行的。

“断”的意思是断绝想买回家但实际却并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指舍弃家里那些泛滥的破烂;

“离”则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这是在物品上的整理方法,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处在一个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心灵也需要“断舍离”来打理。

第一步,我们在心里划出一定的边界,形成一个自洽的空间。这里,我们要把一些外界的纷扰屏蔽在外面。

第二步,我们就要对这个心理空间进行整理。

在之前,心里被很多事情塞得满满的,就像我们的衣柜,里面塞的都是买来又其实并不喜欢的衣服。而我们采取的行动,就是先放下这些不必要的事情。

比如,“帮同事发快递/合同”,一定要执行交换原则:我帮你,下次你也要帮我。需要帮忙时找到你,在你寻求帮助时百般推脱的人,这时就可以直接舍弃。

第三步,精力分配。

不要把精力像丢衣服一样随处分配,我们要把最充沛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至于没那么重要的事情,我们还可以将碎片化时间运用起来。

就像刷剧、听书,我们可以在通勤途中完成,而对于项目方案的书写,我们要用2小时以上的整块时间去完成。

多年以来,我们追求的目标都是“更多”。

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物质、更多的人际关系、更多的衣服、更多的房屋面积、更多的资产……

现在,是时候将心灵空间好好整理一下了。

把最好的状态留给人生的最优级,把最真的感情留给最亲密的人,最后千万别忘了,把多余的空间留给需要成长的自己。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