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面试技巧

大学生面试看爹不看能力 被指触动社会隐痛

来源:齐鲁人才 时间:2025-07-05 作者:peach 浏览量:
    3月10日,武汉工业学院大四学生小杨到一家动漫公司面试时,问题只有“家人是做什么的”、“哪里人”、“家境如何”。而和小杨同去的面试者因为父亲是高级工程师,家里有人脉资源,面试官当时就表示满意。负责招聘的老师称招聘会填家庭情况很常见。
    质疑 只问家境不问个人实际是思维的错位
    面试,本是为考查员工能力而设的,没想到的是,却变成了只问家境不问个人的“拚爹”面试,只要爹有人脉关系,只要家里关系过硬,就能录取,如此企业,究竟是招员工,还是招“爹”?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员工,诚然,员工的家庭关系也会对企业的发展有些帮助,但却不能专注于此,而如果招到的员工没有能力,只有家庭关系,恐怕也无法使企业受益。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一些“关系”的影响,但终究社会要向公平迈进,而且办事也不可能全靠关系,而应该靠实力;诚然,社会上也存在不公平,可企业的发展却不能“钻”不公平的缝隙,即便有时候依靠关系而有所斩获,但最终却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最终自己还会受伤。
    只问家境不问个人,其实是思维的错位,以为招到有家庭背景,有雄厚人脉关系的员工,就能够使企业如虎添翼,如此想,显然是错误的,一方面错估了关系的功效,毕竟在我们的社会中,公平是主流,“阳光”是主道。暗箱操作不可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只有人脉关系的员工不会给企业带来财富。而有能力的员工才是企业的财富。
    靠拼爹的社会没有希望,造拚爹的企业更没有希望。
    王军荣 观察 招聘看爹小算盘 不是共赢是双输
    招聘的公司要“看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只能“被拼爹”。站在公司的角度,此举无非是想借助员工的家庭背景、人脉资源来为自己的公司招揽生意,获得好处,而大学生也因为自己具备这样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获得了一份工作。表面看上去,招聘方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对于双方堪称共赢,但是如果再往深里想想,这非但不是共赢,反而是双输,甚至是多输。
    企业为自己招聘员工,不看其专业、素质以及能力,反而只看其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这对企业是有害无益,不负责任的。万一招进来的人不能胜任工作,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对企业岂不是个损失?企业只想着利用其背后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却不考虑员工本身的专业特长、成长空间,这对被招进来的员工,显然也不是件好事。进一步说,即使员工愿意被利用,其背后的资源和背景,就真的一定能够用得上吗?这实在是一个存在太多变数的问题,企业最后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导致双方谁都不满意。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找到背后有个“好爹”的员工而降低了要求和条件,招进了一些不合适的人才,而那些真正具备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人才,却被拒之门外,这除了对他们带来伤害,损害企业形象之外,显然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论如何,企业发展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创造业绩的人,而不是天生有个“好爹”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招聘看爹”不但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且既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伤害了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不是共赢而是双输。同时,大学毕业生从主动拼爹到被动拼爹,堪称是传统拼爹的变种和升级,它只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只会进一步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苑广阔 评判 企业招聘拼爹 触动社会隐痛
    企业招聘“家人是做什么的”、“哪里人”、“家境如何”成为毕业生面试的一项特殊性内容,“拼爹”、“拼关系”的意味特别明显和露骨。这种赤裸裸的要求成为一种侵蚀社会公信力的“溃疡”,不断挑战社会底线,不断撕裂社会公平,也不断锥刺舆论神经。
    现在,企业招聘人才“拼爹”现象已不再是个案。让人体味到的是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背景”的滋味与分量,及社会公平之梯被抽掉的无奈!《人民日报》有项问卷调查披露,“社会竞争中产生不公平感,导致相对被剥夺感强烈”,是公众普遍出现弱势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社科院一份名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报告直言,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倍多。事实上,近年来,“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垄二代”的概念频频撞眼,让人们感到改变命运的艰难。
    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正常的社会出现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在于“差异”之后,因为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差异”被进一步淤积、固化。一个“和而不同”的现代社会,公民无论处于何种阶层,应该都可以通过正常的创业、招考等方式实现身份和经济地位的变化。流动越活跃、通道越畅通,社会才越有活力,也越有向心力。
    但是,如果既得利益者利用手中的权力、经济背景,不仅让其自身的优越地位持续保持,而且扰乱公平的社会流通,让身份、经济优势实现代际传递,那么,这事实上就是以一种角色优势的“世袭”划大了强化社会差距、激化社会矛盾的裂隙。
分享到:
相关推荐